在物理学里,相干性 (coherence) 指的是,为了产生显著的干涉现象,波所需具备的性质。更广义地说,相干性描述波与自己波、波与其它波之间对于某种内秉物理量的关联性质。
当两个波彼此相互干涉时,因为相位的差异,会造成建设性干涉或摧毁性干涉。假若两个正弦波的相位差为常数,则这两个波的频率必定相同,称这两个波“完全相干”。两个“完全不相干”的波,例如白炽灯或太阳所发射出的光波,由于产生的干涉图样不稳定,无法被明显地观察到。在这两种极端之间,存在着“部分相干”的波。
相干性又大致分类为时间相干性与空间相干性。时间相干性与波的带宽有关;而空间相干性则与波源的有限尺寸有关。
波与波之间的相干性可以用相干度(degree of coherence)来衡量。干涉可见度(interference visibility)是波与波之间的干涉图样的辐照度对比,相干度可以从干涉可见度计算出来。
一般而言,互相不关联的波源无法形成可观察到的干涉图样。例如白炽灯或太阳是由很多互相不关联、持续生成的微小发光点所组成,每一个发光点只会作用一段时间 ,发射出一个有限长度的波列,之后,再也不会发光,但在其它位置,又会出现新的发光点。为了要能拍摄到这类光源所产生的由两个波列叠加形成的干涉图样,摄影仪器的曝光时间必须要小于 。在旧时,无法制造出这么高阶的摄影仪器,因此从这类光源很难拍摄到干涉图样。但是,通过适当处理,仍旧可以观察到这些光源的干涉图样。
为了要观察到这些互相不关联的波源所形成的干涉图样,必须从这些波源制造出相干性较高的波。有两种方法可以达成这目标:
第一种方法称为“波前分割法”。从微小波源发射出的波,其波前与微小波源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。使用具有几条狭缝的档板来过滤从微小波源发射出的波,只要这些狭缝与微小波源之间的距离相等,就可以保证同样的波前入射于这几条狭缝。位于波前的每一点都可以视为一个波源,会发射出次波。因此,从这几条狭缝衍射出来的次波,其相位大致相同。杨氏双缝实验就是借着这方法制成两束相干性较高的光波,这两束光波会在观察屏产生干涉图案。
第二种方法称为“波幅分割法”。用半透射、半反射的半镀银镜,可以将光波一分为二,制造出透射波与反射波,这两束光波非常相似,相干性非常高。假设这两束光波的光程长度不相等,则由于在观察屏的相位不同,会产生明显不同的干涉图样。迈克耳孙干涉仪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。
自从激光、激微波的发明以后,物理学者不再为寻找高相干性的光源这问题而烦恼,激光所制造出来的波列通常能维持 之久。这给予足够的曝光时间来拍摄干涉图样。
以前,只有在学习光学的杨式双缝实验时,才会接触到相干性这术语。现今许多涉及波动的领域,像声学、电子工程、量子力学等等,都会使用到这术语。许多科技的运作都倚赖相干性质为基础。例如,全息摄影术、音波相位阵列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、天文光学干涉仪 (astronomical optical interferometers) 、与射电望远镜、等等。
两个波彼此之间的关联导致这两个波彼此之间的相干性,又称互相干性。这关联是由交叉关联函数来衡量。交叉关联函数衡量从一个波预测另一个波的能力。
举例而言,设想在所有时间完全关联的两个波。在任意时间,假若一个波发生任何变化,则另一个波也会做出同样的变化;假若结合在一起,在所有时间,它们都会展示出完全建设性干涉或完全摧毁性干涉,则它们是完全相干。如稍后所述,第二个波不需要是另外一个实体,它可能是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置的第一个波。这案例所涉及的关联称为“自相干性”;对于这案例,可以用自关联函数来衡量自相干性。
假设在点S1、点S2的波扰分别为 、 (波浪号代表复数),则其交叉关联函数 为
;
其中,书名号表示取时间平均值, 是平均的时间间隔。
交叉关联函数又称为“互相干函数”。理论而言,必需取 趋向于无穷大的极限;然而,实际而言,只要平均的时间间隔比相干时间(大约是有限长度的波列通过某固定点的有限时间)长久很多就行了。假设两个波 、 是同相单色波,则互相干函数 必定大于0;假设两个波 、 是异相单色波,则互相干函数 必定小于0。
“准单色波”是由一系列有限长度、随机相位的波列组成。假设两个波都是准单色波。则由于乘积 随着两个波列相位的不同而改变,有时大于0,有时小于0,经过时间平均,互相干函数会变得相当微小,可以近似为0。
从交叉关联函数的定义式,可以衍生出自关联函数,又称为“自相干函数”。波 与延迟时间 的自己波,两者之间的自相干函数为
。
归一化的互相干函数为
。
又称为两个波的“复相干度”。从柯西-施瓦茨不等式可以推导出。绝对值 就是相干度。当 时,波 与波 完全相干;当 时,两个波完全不相干;当 时,两个波部分相干。
“干涉可见度”衡量干涉图样的明暗条纹的清晰程度,以方程定义,
;
其中, 、 分别为干涉图样的最大辐照度与最小幅照度。
干涉可见度的范围在0到1之间。假设两个波的振幅相等,则干涉可见度等于相干度:
。
本图展示各种干涉图样的明暗条纹的清晰程度与干涉可见度的关系。纵轴是辐照度除以最大辐照度,横轴是空间坐标。
下述这些波的共同之处是,它们的物理行为可以用波动方程或推广的波动方程来描述:
绳索的机械波。
液体的表面波。
电缆的电磁波。
声波。
无线电波与微波。
光波。
量子尺寸粒子的物质波。
这些种类的波的物理行为,大多数可以直接测量获得。因此,波与波之间的互相干函数可以很简单地求得。但是,在光学里,不能直接的测量电磁场,因为电磁场的震荡太快,比任何侦测器的时间分辨率还要快。可行之道是测量光波的辐照度。
大多数在这条目提到的涉及相干性的概念,都是先在光学领域发展成功,然后再适应于其它领域。因此,许多相干性测量标准都是采用间接地测量,甚至在可以直接测量的领域,都是这样做。
一个波 与延迟了时间 的自己波,两者之间的自相干函数 ,可以用来衡量时间相干性。对应的复相干度为 ,又称为“复时间相干度”。时间相干性可以表达波源的单色性质,可以衡量一个波在延迟某时间后干涉自己的能力,因此又称为“纵向相干性”。经过一段延迟时间 后,假若一个波的相位或波幅开始发生足够显著的变化(因此自相干函数开始显著地减小),则定义此延迟时间为“相干时间” 。有限长度的波列通过某固定点的有限时间大约是相干时间。当 时,一个波 与自己的相干度为 ;而当 时,相干度 会显著地减小,显示在观察屏的干涉图样也会变得模糊不清。“相干长度” 定义为,在相干时间 内,波所能传播的距离,又称为“纵向相干长度”。
由于周期的倒数是频率,一个波在越短时间内,变的不自相干( 越小),则波的带宽 越大。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方程为
。
用波长 来表达,
。
用数学表述,这结果可以从傅里叶变换推导出来。自相干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就是功率谱(power spectrum)(每个频率的辐照度)。
试想下述四个关于时间相干性的实例:
对于任何时间间隔,一个单色波都是完全的自相干(参阅图 1 )。
反过来说,一个相位迅速飘移的波,其相干时间必定很短(参阅图 2 )。
类似地,具有较宽带域的脉冲波(pulse wave)(一种波包),由于振幅迅速地变化,所以,相干时间很短。
白光拥有非常宽的频域,是一种振幅与相位都迅速变化的波。由于相干时间很短( 10 周期左右),常被称为“不相干波”。
激光通常是最单色的光源。高度的单色性意味着长相干长度(长到几百米)。例如,一个稳定的氦氖激光 (helium-neon laser) ,能够生产相干长度超过 的光。可是,并不是所有的激光都是单色的,例如,钛蓝宝石激光 (Ti-sapphire laser) 光的 。发光二极管的光的 ,钨丝灯光的 。这些光源的相干时间都低于大多数的单色激光。
全息摄影术需要长相干时间的光。相对比较,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使用短相干时间的光。
图 1 :本图显示出,一个单色波的振幅(红色),与延迟了时间 的自己波的振幅(绿色),这两个振幅随着时间 的演进而变化。这两个波的相干时间是无穷大。因为,对于所有可能延迟时间 ,它们是完全关联的。
图 2 :本图显示出,一个相位显著飘移的准单色波的振幅(红色,相干时间为 ),与延迟了时间 的自己波的振幅(绿色),这两个振幅随着时间 的演进而变化。在任何给定时间 ,红色波会与绿色波互相干涉。但是由于一半时间,红色波与绿色波同相,另一半时间,两个波异相,所以,对于这延迟,经过时间平均后,自相干函数可以近似为0。
在光学里,时间相干性可以用干涉仪 (interferometer) 来测量,例如,迈克耳孙干涉仪或马赫-岑得干涉仪(Mach-Zehnder interferometer)。干涉仪先将输入波复制,延后 时间,然后将输入波与复制波结合为输出波,再用辐照度侦测器来测量经过时间平均后的输出波辐照度,得到的数据,稍加运算,可以求得干涉可见度。这样,可以知道延迟时间为 的相干度。对于大多数的天然光源,由于相干时间超短于侦测器的时间分辨率,侦测器自己就可以完成时间平均工作。
思考图 (3) 案例,在相干时间 内,波的辐照度显著地涨落不定。假设延迟时间为 ,则一个无穷快的侦测器所测量出的辐照度也会显著地涨落不定。对于这案例,可以手工计算辐照度的时间平均值来求得时间相干性。
图 3 :本图显示出,一个波包的振幅(红色)与延迟了时间 的自己波包的振幅(绿色),这两个振幅随着时间 的演进而变化。从本图可以观察到,经过时间 ,波包的振幅有显著地改变。在任何瞬时,红色波包与绿色波包是不关联的;当一个波包在做大幅度振荡的时候,另一个波包却是非常的平静。所以,在这里,并没有干涉效应发生。另外一种看法,波包并没有重叠于时间,在任何瞬时,最多只有一个波包贡献震荡,不会产生干涉。
图 4:输入波为图 (2) 或图 (3) 的波,在辐照度干涉仪输出点侦测到的,经过时间平均后的辐照度,以延迟时间 的函数形式绘制。假设将延迟时间改变半个周期,则干涉会从建设性转换为摧毁性,或从摧毁性转换为建设性。黑色曲线显示出干涉包络线,这是相干度的曲线。虽然,图 (2) 或图 (3) 的波有不同的持续期,它们有同样的相干时间。
为了展示出显著的干涉图样,杨氏双缝实验所使用的光源必须具有空间相干性。光学影像系统与天文望远镜的制作必需考虑到光源的空间相干性。
波源绵延有限尺寸的杨氏双缝实验示意图。最右边的干涉图样是由单独点波源产生的图样。
空间相干性与波源的有限尺寸有关。这可以用杨式双缝实验来解释。在典型的杨式双缝实验里,只存在有一个点光源S,其所发射出的单色光,在通过不透明挡板的位于点S1、点S2的两条狭缝之后,会在观察屏显示出干涉图样。现在将这实验加以延伸,将点光源S改为绵延有限尺寸的线光源。从做实验获得的结果,物理学者发觉,假定线光源与挡板之间的距离 足够远,则若要在观察屏的中央轴区域显示出干涉图样,必须先满足以下条件:
;
其中, 是点S1、点S2对于顶点S的夹角。 是光波的平均波长。
注意到 、 ;其中,是两个狭缝之间的距离, 是有限尺寸光源对于档板中央轴交点的夹角。所以,必须满足条件
。
因此,可以估算这问题的“横向相干长度”为 。假若两个狭缝之间的距离大于 ,则干涉图样会消灭殆尽。对于三维案例,可以使用物理量“相干面积”,以方程表示为 。
在许多物理系统里,像水波或光波一类的波可以传播于一维或多维的空间。空间相干性衡量位于点S1、点S2的的两个波扰,经过时间平均后,彼此相互干涉的能力。更精确地说,空间相干性是这两个波扰除去了延迟时间因素之后的交叉关联函数。假设某波前的波幅为常数,则在其任意两个位置的波扰,彼此之间都具有完全空间相干性。
继续思考杨氏双缝实验,只专注于档板与观察屏之间的状况。假设点S1、点S2的两个波扰分别为 、 ,则其互相干函数 与点S1、点S2的位置和延迟时间 有关。由于在观察屏的干涉图样,其中心点Q是中央轴与观察屏的交点,从点S1、点S2同时发射的光波,会在同时抵达点Q,在点延迟时间为
;
其中, 、 分别是从S1、点S2到点Q的距离, 是光速。
因此,除去了延迟时间因素,互相干函数 可以衡量在点S1、点S2的两个波扰的空间相干性。复相干度 称为在点S1、点S2的两个波扰的“复空间相干度”。
图 5 :一个平面波,相干长度与相干面积为无穷值。
图 6 :一个波前不规则的波,相干长度与相干面积为无穷值。
图 7 :一个波前不规则的波,相干长度与相干面积为有限值。
图 8 :一个波前不规则、相干长度与相干面积为有限值的波,入射于具有一条狭缝的档板。入射波穿过狭缝后,衍射出来的波,其空间相干性会增加。经过传播一段距离,在离狭缝较远处,圆形波前的波近似于平面波。相干面积变为无穷值,而相干长度不变。
图 9 :两个同样的波,在空间里传播。一个波是另外一个波的位移,两个波的相干长度与相干面积分别为无穷值。两个波的结合,在某些位置,会建设性干涉,在另外一些位置,会摧毁性干涉。经过空间平均,侦测器所观察到的干涉图案,其干涉可见度会减低。例如,一个未校准的马赫-岑得干涉仪 (Mach-Zehnder interferometer)就会出现这种状况。
试想一个电灯泡的钨丝,从其不同位置会独立地发射出毫无固定相位关系的光波。仔细观察,在任意时间,光波的剖面都毫无规律可言。每经过一段相干时间 ,光波的剖面都会概率性地变化。电灯泡是一个白光光源,相干时间 很短,是一个空间不相干光源。
电波望远镜天线阵的空间相干性很高,在天线阵对端的每两根天线所发射出的光波,彼此之间都有特别设计的固定相位关系。
激光产生的光波的时间相干性与空间相干性通常都很高,其相干度依激光的性质而定。
全息摄影术的运作,需要时间相干与空间相干的光波。它的发明者,伽博·丹尼斯,在激光还没有被发明前,就已经成功地做出全息图。他将水银灯的发射线激发出的单色光,通过针孔过滤器,制成全息摄影术所需要的相干光波。
2011年2月,物理学者发现,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的氦原子,当变为玻色-爱因斯坦凝聚时,它们的物理行为会如同激光发射出的相干光束一样。
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甚大天线阵。
不同频率的波(在光学里,不同颜色的光波),假若有固定的相对相位关系,则会因干涉而形成一个脉冲波(参阅傅里叶变换)。反过来说,假若不同频率的波是不相干的,则结合在一起它们会形成像白光或白噪声一类的波。脉冲波的时间持续期 被带宽 限制,依据关系方程:
。
这关系方程也可以从傅里叶变换推导出。对于量子尺寸的粒子,这是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的必然结果。
测量光的波谱相干性,需要用到非线形光波干涉仪 (nonlinear optical interferometer) ,像辐照度关联器(Intensity optical correlator)、频域分辨光学开关或波谱相位干涉仪(Spectral phase interferometry for direct electric-field reconstruction)。
几个不同频率的波(在光学里,不同颜色的光波),假若是相干的,则会因相互干涉而形成一个脉冲波。
几个波谱不相干的波因相互干涉而形成的波,其相位与波幅都会随机变化。
在量子力学里,物质具有波动性(参阅德布罗意假说)。例如,杨氏双缝实验也可以用电子来完成。从电子源发射出的每一个电子可以穿过两条狭缝中的任何一条狭缝,因此,有两种抵达观察屏最终位置的方法可供选择。一种方法是将狭缝S1关闭,电子只能穿过狭缝S2;另一种方法是将狭缝S2关闭,电子只能穿过狭缝S1。每一种方法可以设定为一个特别的量子态。由于这两个量子态会相互干涉,因而影响电子抵达侦测屏最终位置的概率分布,也因此形成了观察屏的干涉图样。这相互干涉的能力展现出粒子的“量子相干性”。
假若,试图测量电子到底是经过哪一条狭缝。那么,两个量子态的相位关系会不再存在。这双态系统就会被退相干化。这现象显示出量子系统的互补性。
大尺寸(宏观)量子相干会导致新颖奇异的现象,称为宏观量子现象(Macroscopic quantum phenomena)。例如,激光、超导现象、超流体等等,都是高度相干的量子系统,它们产生的效应可以在宏观尺寸观察到。超流体现象是玻色-爱因斯坦凝聚。所有组成凝聚的粒子都同相,可以用单独一个量子波函数来描述。
换另一方面,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强调,不能任意地将量子相干用在宏观案例。但是,物理学者于2009年成功地在机械共振器(resonator)的运动里观测到量子相干现象。